登山安全與準備:白姑大山

 



因為疫情,台灣的人們只好在國內旅遊,而登山結合了運動與旅遊,最近山上常常都是一堆人。但是很多人登百岳時卻把百岳當成了走郊山,在不自覺準備不足的狀態下登山。

看了今年的白姑大山紀錄影片,回想當時的地形,下山時體力衰退如果又沒有跟好隊伍,而且下山時的視野與上山時完全不一樣,加上天色昏暗的話,有些路條上山容易發現,下山時可能反而不容易看到,該地點的確有可能走錯。

所以隊友盡量不要走散,做好被迫獨攀的準備(飲水/食物/衣物),另外也很重要的就是運用大家習以為常的科技配備─「手機」來提升登山安全,學習用手機取得GPS座標,手機要安裝離線地圖與正確的參考用軌跡紀錄,而且必須要多帶一顆行動電源,因為冬天溫度低,鋰電池活性會因為低溫而降低喪失電力,行動電源除了可以給手機充電USB充電頭燈也可以共用。
當然,預防勝於補救,有正確的軌跡可以參考自然就可以避免迷路,但是萬一迷路了,只要手機有電,只要找到有訊號的位置(稜線上容易有),再把自己的GPS位置發出去求援。



白姑大山最近又有人跟團單攻在石瀑區走失,目前也還沒有找到,雖然目前有找到石頭排列的SOS,但是說真的已經這麼多天了又有寒流襲台,真的很不樂觀。而白姑大山山難最有名的就是張博崴的死亡山難,他也是以單攻的準備去挑戰卻迷失在快要走出來的那一段密林。單攻其實沒有甚麼問題,獨攀也是,體力/裝備準備充足,也做好被迫獨攀的準備。但是,問題就在很多初入門的登山者沒有經驗與比較的基準,所以容易產生失控的狀況。

所以不要因為三條魚一天2趟來回白姑大山,就覺得這座山不難而輕忽,三條魚的體能與技術不是一般級別,並不適合做為基準。一般登山者還是以上河與健行筆記的資料作參考,從其中的距離、時間、高度變化,其實就可以知道這條路硬不硬了。白姑大山單程9km高度落差1320m,其實已經滿陡的,加上途中的地形有許多是中級山的環境,沼澤、倒木、石壁、石稜、石瀑通通都有,所以無論上下山前進的速度有限,所以上河與健行筆記的時間估算如果順利的話來回都長達16小時,很多人連平地連續活動16小時的經驗都沒有,上山就只會更慘了。
打算去挑戰白姑大山的朋友可以先多看看影片,注意當地的地形,然後考量本身的體力,再做進一步詳細的評估與安排。



YOUTUBE 1080P高畫質
https://youtu.be/e-VzB1Mqw0E

#白姑大山
#登山 #登山安全
#百岳